分享到: |
刘开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调整医保政策、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的建议》(第41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城乡居民参保缴费标准”的建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实行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原则,实行定额筹资、逐年动态调整方式,每年由国家统一确定个人最低缴费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在推进过程中,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水平,动态调整筹资标准,不断优化筹资结构。近年来,国家实施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等额增长的办法,2022年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610元,个人缴费标准提高到350元,筹资标准合计达到每人960元,财政补助占年度筹资的64%左右,个人缴费占36%左右。同时,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资助其参加居民医保,确保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水平的动态增加,是确保参保人待遇支出的客观需要,也是巩固提高医疗待遇保障水平的基础条件。随着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标准的增加,医保支付范围也逐年扩大,更多治疗重特大疾病的新药、特殊药品和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基本医保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切实减轻参保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当前随着医药技术创新发展、居民医疗需求快速释放、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等,医疗费用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医保基金支出压力逐年增大。我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近年来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当期结余率仅为5.5%,个别统筹区还出现了基金赤字。
您提出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个人缴费上涨、影响了群众参保积极性的问题客观存在,我们高度重视您提出的“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城乡居民参保缴费标准”的建议。我们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一方面,配合财政部门足额安排财政补助资金,督促指导各地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工作,持续关注城乡居民的健康需求和医保基金运行情况,防范化解风险因素,确保参保群众医疗有保障的同时实现医保基金安全平稳可持续运行;另一方面,我们也将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向国家医保局反映,积极推动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协调。
二、关于“加快推进川渝医保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实施以来,我局积极响应,不断深化川渝医保战略合作,持续推进两地医保公共服务均等化便利化。一是推动医保经办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川渝通办”。为深入推进川渝医保协同发展,皇冠博彩集团积极对接重庆市医保局印发医疗保障服务事项“川渝通办”工作通知,制定统一的办事服务指南,截至2022年底,已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登记、基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等9个事项“川渝通办”。在推广“川渝通办”事项实现全程网上办理的基础上,指导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和政务服务大厅“川渝通办”专窗开展异地代收代交工作,同步为群众提供线下医保经办服务。二是创新建设跨省域服务机构。2022年,川渝两地医保部门商定,在川渝高竹新区共同设立跨省域的川渝高竹新区医保服务站,由四川广安市、重庆渝北区医保部门派人联合入驻,共同为高竹新区的川渝企业、参保人提供一站式医保经办服务,统一两地医保服务事项清单和经办流程,实现新区川渝医保业务“一站通办”。三是稳步推动川渝地区异地就医住院免备案。经过信息系统改造和川渝交叉实测,目前省本级、成都市、泸州市、宜宾市、阿坝州等地参保人员在重庆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无需备案就能直接结算医疗费用。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部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加快推进川渝两地医保一体化建设,一是积极对接重庆市医保局,推动更多医保经办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川渝通办”,总结高竹新区医保服务站经验,鼓励和指导其他川渝毗邻地区提供“川渝通办”医保经办服务。二是在充分考虑统筹地区医疗资源、医保基金承受能力等基础上,逐步推动更多具备条件的统筹地区实现川渝异地就医住院免备案。扩大我省自助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和异地就医备案线下跨市(州)通办范围,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异地就医备案服务。三是结合我省正在开展的全省诊疗项目医保目录统一工作,在诊疗项目支付准入方面协同重庆市研究相关政策,逐步缩小川渝医保目录差异。
感谢您对我省医疗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皇冠博彩
2023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