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2023年,宜宾市医保局立足实际,坚持“两个导向”,以“六个狠抓”为着力点,持续创新监管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推动基金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高站位,狠抓统筹协调推进
一是政府统筹抓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金监管工作,将加强基金监管,严厉打击欺诈骗保等工作纳入了市委常委工作要点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基金监管工作作出专门批示;印发了《关于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执法制度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工作领导组统筹推进监管制度改革;连续两年将打击欺诈骗保工作纳入了市委市政府的综合目标绩效考核;区县政府统一发文将基金监管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综合监管机制。二是部门推进落实。建立了市医保局总体牵头,市卫健、市市场监管、市公安、市审计等相关部门在各自领域分别牵头,地方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的基金监管综合协调机制;11部门联合制定了《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重点任务清单》,细化了职责分工。三是机构行业自律。以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为契机,配合市纪委监委、市卫健委开展医药领域行业自律整治,印发了《宜宾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实施方案》,督促医疗机构认真开展行业自律。
二、夯基础,狠抓队伍素质提升
一是充实执法队伍。将具有医药、法律、执法等背景的专业人员调整充实到基金监管部门,专门从事基金监管工作;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执法记录仪、录音笔等执法设施设备,为规范执法提供了强力保障。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全市医保系统组织开展监管执法集中培训20余次,培训人员600余人次;组织1000余人参加了全省练兵比武活动,总学习积分全省第一,组队参加全省选拔赛获第三名。三是强化实战练兵。推荐执法骨干参加国家局飞行检查跟班学习,组织参加省局组织的飞行检查、抽查复查以及专项检查,组织开展全市突击检查和抽查复查,通过实战练兵,以查代训、以训促查,执法队伍监管能力水平明显提升。
三、建机制,狠抓监管执法力度
一是建立突击检查机制。印发《宜宾市医疗保障基金突击检查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对指标增长异常或投诉举报较多的定点医药机构采取不预先告知的方式开展现场检查。二是建立跨统筹区联合监管机制。与泸州建立了联合检查专家库,江安县与纳溪区、兴文县与叙永县分别建立了跨统筹区战略性联合监管新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员互派。三是建立突出问题问询机制。针对DRG监管下的指标异常增长的定点医疗机构,点对点发送问询函,要求定点医疗机构以及属地医保部门作出详细说明。
四、强协作,狠抓综合治理实效
一是强化审计监督协作。以审计部门对医疗机构开展医保基金使用专项审计为契机,积极派员全程参与协助审计部门开展专项审计。二是深化行刑衔接联动。与公安部门建立了双向移送机制案件查办联动机制,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分析研判案件查办难点堵点,督查指导县区案件查办。三是积极开展联合执法。联合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联合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暨医疗机构收费乱象专项督导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违规收费专项整治。
五、重创新,狠抓数据赋能监管
一是探索DRG支付方式下的监管新模式。在全省率先自主研发部署了DRG智能监管系统,配置监管规则7大类共2841条,对影响基金安全运行的行为进行有效干预,闭环管理。二是积极应用场景监控。引入人脸识别综合服务终端,指导筠连探索开展指静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推广应用,指导南溪和江安搭建重点场景视频监控,积极推动移动支付建设。三是积极开展医保反欺诈大数据监管应用国家级试点。构建具有宜宾本地特色的“异地就医监管和重点药品、耗材监测”两项医保反欺诈大数据监管模型,实现疑点智能研判和快速预警。
六、强宣传,狠抓舆论高压态势
一是做实集中宣传。以政策法规“七进”宣传为抓手,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广渠道开展集中宣传月活动,持续营造“人人知法、人人守法”良好氛围。二是畅通举报渠道。制定了《宜宾市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举报奖励实施细则》,设置了线下举报电话、线上举报邮箱,加大了举报奖励力度,进一步激发举报违法违规行为的内生动力。三是强化案例曝光。突出对典型案件、大要案件曝光,初步构建“一处受罚、处处受限”监管格局,切实做到查处一个案件、规范一类行为、震慑一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