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南充市西充县高度重视医保基金监管工作,建立健全组织体系,细化基金监管举措,创新工作体制体制,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不手软,维护了医保基金安全,坚决守牢人民群众的“治病救命钱”。 今年以来,监督检查发现问题126个,处理定点医药机构数191家,解除定点医药机构医保服务协议2家,暂停定点医药机构医保服务协议1家,拒付和追回违规基金760.53万元。
一、健全两大体系,强化医保基金监管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县委政府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担任召集人,医保、卫健、市监、财政、审计、公安等部门作为联席会议成员,细化各联席会议成员的职能职责,将打击欺诈骗保工作纳入平安西充建设年度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形成医保基金监管各部门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协作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彻底打破以前医保局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二是成立全县医保基金监管领导小组。由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为成员,明确将医保基金监管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全县上下重视监管、参与监管、支持监管。
二、细化三项举措,织密医保基金监管防护网络
一是坚持全覆盖检查。将全县医药机构分为6个片区,抽调医疗保障系统30名素质强、业务精的人员,组建6个医保基金监管小组,由局班子成员牵头,中层干部任组长,每年对全县医药机构开展两轮全覆盖的监督检查。二是积极运用智能化监管。强化医保智能监控和大数据监管应用,加强对医保基金使用行为的实时动态跟踪,通过大数据严密监控医疗服务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分析锁定医保基金使用违法违规行为,构建事前提醒、事中审核、事后监管的全流程模式,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近半年智能审核发现违法违规行为2513件,追回并拒付基金45.18万元。三是加强专项重点整治。针对骨科高值耗材、血透病人、特困供养人员、心血管介入等重点领域,采取“三不”(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预通知)的方式,联合卫健、市监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针对个别医药机构涉嫌的欺诈骗保突出问题,及时向公安、纪委移交问题线索,形成强大震摄。共计查处违法违规问题72个,处理定点医药机构13家,追回(拒付)基金123.87万元,行政处罚42.99万元。
三、完善四大机制,提升医保基金监管工作水平
一是成立医保基金“案件审查委员会”机制。聘请法律顾问,对各检查组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专题研究,从事实认定、法规支撑、性质情节等各方面全面把关,充分听取监管对象的陈述申辩意见,确保监管依法依规、公平公正。二是健全“医保基金社会监督”机制。扎实开展“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活动,聘请63名社会监督员,组建医保基金监管专家库,吸纳社会网格员参与监督,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局面。三是健全“医保基金监管预警”机制。建立负面清单发布机制,每季度末集中整理汇总在监管检查中发现的违规问题,在微信公众号和两定机构群集中公开发布,督促定点医药机构从源头上预防违规行为发生,通过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将事后处理处罚向事前预防提醒转变,有效守护基金安全,全面提升监管质效。四是健全“医保基金信用评价”机制。在探索定点药店和诊所信用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建立“黑名单”、信用修复制度,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等举措,加强医保系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违法失信行为的惩戒和打击力度,构建以信用考核为基础的医保基金新型社会监督体系,努力营造“诚信医保、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