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北川县医保局整合监管力量,实现“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定点延伸”三级联动,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监管新格局。
落实源头治理,明确机构行业自律主体责任。积极推动监管职能向定点机构延伸。一是压实领导责任。全县28家定点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负责医保工作,配备专(兼)职医保管理人员,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医保科、各临床和医技科室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医保管理工作小组,强化院内医保管理领导责任。二是压实岗位责任。建立医保院内联动,医疗机构设医保管理科,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医院各临床和医技等相关科室配备医保专管员,将医保管理工作延伸至临床、医技等相关科室,确保医保监管工作沉到底,政策执行到位,规范服务做到实。三是压实管理责任。出台定点医疗机构院内医保质量管理考核办法。将院内医保管理科、医保专管员、医保医师全部纳入医保质量管理考核体系,落实医保管理科室考核主体责任,考核结果与医疗机构绩效考评挂钩。对于发生违规行为的科室及医护人员,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对职称评聘实行动态管理。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倒逼定点医疗机构建立自查自纠长效机制,建立机构内部病历评审机制,查处纠正超医保支付政策范围、无指征住院、高套病种等行为,梳理诊疗过程中存在的盲区和违法违规风险点,对发现的问题确保立行立改、即查即改。截至2022年12月12日,医疗机构自查退款173.2万元;54家定点药店明确医保基金监管责任人,细化监管职责,签定诚信经营承诺书。定点药店自我约束能力明显增强,违规率同比下降60%。医保监管从行政监管向行业自律转变。
推行群策群防,营造共治氛围。一是完善监管网格体系,以推动网格化治理服务为契机,251名网格员通过参与网格治理服务开展跟进式、介入式监管。充分发挥“身边人监督身边事”的优势,将参保群众就医报销行为置入网格员视线中,着力发现医疗违规行为和欺诈骗保行为。今年,网格员发现违规报销线索20例,拒付医保基金30万余元。二是建立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制度,聘请6名大代表、3名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代表等担任社会监督员,对定点医药机构、经办机构、参保人员等进行广泛深入监督,鼓励建言献策,营造共治氛围。三是建立举报奖励制度。畅通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对实名举报查实案例落实奖励措施。全年收到群众举报线索2起,查证属实1起,追回基金1.5万元。医保监管从单打独斗向共治共享转变。
推进部门协同,形成监管合力。完善医保牵头纪委监委、卫健、公安、市场、审计等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形成部门间信息互通、结果互认、力量叠加的监管格局。全年召开联席会议4次,联合执法11次,有力震慑违规违法行为。医保监管从单向施令向多管齐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