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凉山州发挥医保支付方式杠杆作用 促进医疗均衡发展
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支付方式改革实施以来,我州采取若干政策支持措施,促进医疗均衡发展。一是支持中医药发展。确定桡骨远端骨折、胸椎骨折等11个中医优势突出、疗效确切中医治疗效果显著的病种为DIP中医优势病种,在医保费用清算时给予符合条件的中医优势病例2%的费用加成。对出院患者中医药治疗费用占比超过30%医疗机构给以一定比例的医保结算费用倾斜。2024年,对5家医疗机构193例中医优势病例倾斜支付医保费用1.62万元,对71家医疗机构实现中医药倾斜支付医保费用581.03万元。二是助力医疗学科发展。对已挂牌的国家级、省级、州级医疗重点学(专)科,在医保费用清算时,给予一定比例的费用加成。截至目前,共对全州250余个临床重点学(专)科倾斜支付医保费用756.23万元,有效助推医疗机构学科建设和新技术新项目应用。三是推动分级诊疗。紧扣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结合基层实际,确定急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等35个常见病、多发病作为DIP基层病种,实行“同城同病同价”政策,DIP基层病种覆盖全州417家医疗机构,占2024全年DIP付费的27.57%。引导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促进分级诊疗体系建立完善,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四是提高难治患者治疗积极性。医保费用结算时,对医疗难度和资源消耗大的婴幼儿、儿童和老年患者按一定比例进行费用支持。2024年医保结算,按照不同年龄段患者,向412家医疗机构治疗6周岁以下和60周岁以上患者共计倾斜支付3442.79万元,提高医疗机构收治儿童和老年患者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