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广元市青川县医保局秉持着服务村民、规范管理、保障基金安全的原则,着力打造村民看病就医第一站,打通医疗保障服务“最后一公里”,有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可及性、减轻村民就医负担,让村民享受便捷的医保服务,构建县、乡、村三级医保服务新格局,实现138个行政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一、坚持统一规划,构建坚实准入体系。一是厘清“家底”,盘活“家产”。会同卫健部门厘清各村(社区)卫生室(站)数量、分布、人员机构和基础设施设备等,通过统一基卫平台接入、依托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打通医保联网结算端口,实现全县169个村卫生室(站)医保网络接入率100%。二是把握重点,纵向推进。紧盯一个行政村辖区内至少有一所村卫生室接入医保的目标,结合各村卫生室特点,重点向村民看病就医较不便的行政村倾斜,部分村接入医保网络的村卫生室可达2个,进一步提高村民享受医保联网结算的便捷性。三是深入调研,试点先行。根据各乡镇卫生院建议和结合各村卫生室(站)走访情况深入分析,遴选出青溪镇阴平村卫生室作为拟纳入医保单独定点管理的村卫生室,重点对该村卫生室地理位置、人员机构、管理模式、村民分布以及村民看病需求深入调研,合理规划该村卫生室医疗保障服务内容,精准实施纳入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服务措施。
二、坚持系统培训,提升医保服务能力。一是多形式培训,全面提升。针对村卫生室人员医保知识匮乏、业务操作不熟练的问题,依托各乡镇卫生院不定期组织宣传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医保政策法规、报销流程、信息系统操作、医保基金监管等方面,依托政策一览表、医保知识问答、短视频等通过理论宣讲、操作演练等多种形式确保村医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二是一对一帮扶,精准提升。建立帮扶机制,抽选医保业务能手和各乡镇卫生院组成结对帮扶小组,定期对村卫生室药械进销存管理、医疗服务项目使用、结算数据上传等相关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及时解决医保相关问题,有效提升村医的医保业务经办能力。
三、坚持持续优化,提升村民就医体验。一是以需定供,优化服务内容。根据各村民到村卫生室看病就医主要病种需求,各村卫生室重点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两病”门诊、门诊统筹服务项目,组织各村医引导符合两病门诊管理的村民就近到各医院进行病种认定,及时享受医保待遇。二是简化流程,实现及时结算。大力推行即时结算制度,给各村卫生室配备必要的扫码设备等,村民在村卫生室就诊后即时结算,村卫生室依托乡镇卫生院进行医保结算,减轻村民垫资压力和跑腿次数。三是强化宣传,加深村民认识。各村卫生室张贴统一的“医疗保障基层服务点”医保标识,同时多渠道开展广泛宣传,制作通俗易懂的医保政策宣传手册,发放到村卫生室和村民手中,加深各参保群众对医保政策的了解,引导村民就近就医。
四、坚持严格管理,守护医保基金安全。一是梳理清单,源头防范。针对各村卫生室特点和业务内容,梳理常见基金违规清单和风险内容,进行点对点指导,做到事前提醒,防患于未然。二是定期调度,智能分析。定期分析村卫生室医保报销数据,对异常情况如报销费用增多、药品超量使用等进行对比分析,有效防止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等违规行为发生。三是日常检查,查漏补缺。由稽核稽查股牵头,联合各乡镇卫生院对各村卫生室进行实地检查,重点检查医疗服务行为是否规范、医保报销是否合规、药品进销存是否一致等。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依法依规处理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进一步规范村卫生室管理和基金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