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一是聚焦组织保障,全区形成一盘棋。主动融入新津“一城两园一区”全域产城融合发展格局,取得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出台三级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层层压实责任,明确镇(街道)作为医保服务群众主阵地;强化部门协同,破解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聚焦普惠共享,医保网络全覆盖。深入镇(街道)调研座谈,增强医保工作价值认同。在8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医保窗口,81个村(社区)配备医保服务站。统筹镇(街道)、村(社区)工作力量,确保医保服务“接得住”。引入具能力、有意愿的医院、药店、银行等社会力量,建立48个群众身边医保服务站,将高频医保服务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场景。
三是聚焦优质均衡,医保服务再提升。在服务环节、办事资料上做减法,优化医保服务清单和标准。与行政审批、人社、税务紧密配合,搭建亲民友好的“社医税”一窗式公共服务标化场景。以集中培训、跟班实习、岗位轮换等多形式,开展全员化、全岗化医保政策、业务经办、服务礼仪培训。推出“新津医保”网上办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高频医保服务事项利企便民“掌上办”。积极探索将三级医保服务网点绘制成数字“医保地图”,促进医保业务“精准办、清晰办”。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医保服务体系运行督查、效果评估、措施完善。“1+8+N”三级医保服务体系运行2月以来,区本级月办件量下降近50%,医保服务更多在群众家门口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