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绵阳北川医保“三民”服务 联结民心路
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北川县医疗保障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在政务服务中,推出“化民疑、慰民意、暖民心”“三民”服务措施,开展“主动办、高效办、舒心办”“三办”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职能,切实做到个个是形象,人人是环境。树立人人都是服务员、人人都是“店小二”的服务理念,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工作的方向标,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上,转化为促进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晓之以理,热心讲解化民疑
“你真有耐心,给我讲了这门多遍,这下把问题都搞明白了!”一位退休老人在咨询完个账等一系列问题之后连连对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带着满满笑意离开大厅。
医疗保障局属于民生部门,涉及千家万户,每天都有很多前来办事的群众,咨询的问题经常也涉及多个股室的业务,为了让群众“咨询一人”“只跑一次”便能解决好问题,北川医保局致力于培养一支“开口能说、提笔能写、按键能查、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医保干部队伍,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业务工作中。每周二下午由各个股室业务骨干轮流讲解业务知识,探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等,通过开展“党建+业务”活动,培养综合性医保人才,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成事。
用之以心,热情办理慰民意
“谢谢贵局急人民之急,想人民之所想,真诚为人民服务!”这是一位外地参保群众兰女士在邮箱的留言,其家属又给医保中心打来电话再次感谢:“没想到远在天涯海角,你们办事效这么率高、服务态度这门好,我们着急的事情,一个电话你们就帮我们搞定,回北川来,我们定当面致谢你们!”事出有因,兰女士长期居住在三亚,当时着急住院,又不熟悉网络备案。虽然已经下班,但是工作人员表示可以添加兰女士微信,通过“微信办”方式紧急帮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在办理完事情后,工作人员又在微信中回答了兰女士咨询的慢性病办理事宜,通过“邮寄办”的方式帮助兰女士在异地办理好了慢性病备案。
一直以来,县医疗保障局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一颗认真、奉献的心去换得人民满意、群众欣慰的民意,用一颗饱满热情的为民服务之心去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切实将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动之以情,热忱服务暖民心
现行医疗救助制度政策性强,刚性约束多,制度框架可能会把现实中一些高额自费患者拒之政策门外。陈正会生大病,在省外、市内多家医院就医,费用45万余元,基本医保报销、大病统筹报销后,自费比例较高,申请医疗救助因购买了社保,被杠到低收入群体之外,未如愿以偿,陈大娘十分郁闷。陈大娘家因医疗费用入不敷出,列入监测户,工作人员向局党组报告了情况。局党组立即召开专题会议,与乡村振兴局、民政局会商,针对特殊情况,把刚性的医疗救助政策人性化,经集体讨论决定给陈大娘解决医疗救助金9316元,虽是杯水车薪,但彰显了执行医保政策的温度。作为医保服务人员,不仅要立足本职岗位负责,还要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群众的冷暖,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服务更有温度、更暖人心。
医保小窗口,服务大民生。小小的一个窗,举足轻重的一个岗,肩负着时代的重托,肩负着百姓的期望。县医疗保障局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依法履职,服务群众,在工作中秉承“晓理、用心、动情”的原则,遵循“化民疑、慰民意、暖民心”的理念,践行“主动、高效、舒心”的要求,全心全意为北川参保人员服务,助力“五大攻坚”行动,为北川县实现“全省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目标贡献医保人的一份力量。